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大橋購買獎方案
在2017年,布達佩斯市政府宣布了一項國際建筑設計競賽,政府希望為布達佩斯后工業南部地區的多瑙河上建立一座急需的新橋。政府認為新修建的道路、有軌電車、行人以及單車是有效減少交通堵塞的必要途徑,并有助于加快市區南部前工業區的發展。
上期介紹了競標的前兩名方案,這次介紹獲得購買獎方案,感覺也非常好,國外的方案和做方案的過程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514 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大橋兩個競賽方案
競標方案第一名
競標方案第二名
購買獎方案
1、建筑概念
新多瑙河大橋跨越420米寬的河床,位于Ujbuda區和Csepel島之間的新公路連接處。
布達佩斯的橋梁是城市全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將布達佩斯與議會和其他標志性建筑相提并論。
盡管它們在結構概念上有所不同,但它們代表了城市中三個獨特的橋梁系列,連續的上弦連接著布達和佩斯。新橋的目的是不僅在結構設計方面繼續保留這一傳統,而且具有適度的優雅和輕盈,動感的特點,作為布達佩斯橋梁精髓的現代體現。帶有一個80米高中央塔的自錨式懸索橋代表了這種傳統的傳承,伊麗莎白和自由橋梁的概念在一個全新的、最新和獨特的方式在一個新的位置上的演變和擴展。
橋梁的存在是仔細和廣泛分析的結果,以確定這個特定位置的正確結構和形式,當多瑙河彎曲,離開城市的山丘,變得更寬,更不親密時,景觀會發生變化。結構的不對稱性與自然島嶼岸邊的不同特征和布達一側密集的城市區域產生共鳴。中央塔的位置與附近的KopasziGát公園形成強烈的視覺聯系,并使河流的外部曲線不受干擾。
現在豐富的天然水邊和Csepel島上的大型綠地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以促進河流和新的城市結構之間的密切聯系。除了提供優質交通解決方案的新橋梁主要功能外,橋梁應該是增強這種關系的完美工具,在兩個景觀河濱長廊之間建立人類規模的強大聯系。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布達河和沿著河流南部的Csepel島尖端之間建立連續的綠化帶。

除了一般的外觀,橋梁的建筑解決方案強烈關注人類互動。目的是在結構,河流和移動的人之間創造有趣的,不斷變化的空間關系,從而喚起情感并提供獨特的穿越個人體驗。同樣重要的是將橋梁的周圍環境形成有機地連接到該地區城市發展的高質量空間,特別是沿著河流朝向KopasziGát和北部的Csepel公園區域。分裂的上部結構在橋腳處提供了一個光照空間。作為布達河岸長廊的一部分,進場橋作為一個活躍的多功能廣場,成為城市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橋梁的社會融合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服務。
2、結構
4.5米高的分離式雙正交異性鋼空心箱體橋面板采用橫梁加固,通過垂直吊架與主懸索連接。在左右上部結構之間有8米寬的開口,橋梁變得更輕,并且不會關閉下面的空間,這在布達一側尤其重要,在那里橋梁繼續建造設計的五跨進橋,由鋼筋混凝土組成門式框架采用細長的后張鋼筋混凝土板。
引橋橋梁結構的總系統長度為30.0 + 45.5 + 2 x 38.0 + 33.0 = 184.50 m。引橋和主橋的總長度為184.5 + 5.0 + 564.0 = 753.5 m。
3、具體效果